首页 > 江阴妇女网 > 首页栏目 > 此刻新闻

最高法:将研究制定环境公益侵权司法解释

标签:此刻新闻 | 来源:江阴妇女网 | 作者:王春霞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霞 发自北京 最高人民法院9月2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十年来,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96.5万件,一系列标志性案件载入史册,有力推动生态环境法治进程。

“十年来,人民法院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庭长刘竹梅说,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24.4万件;充分救济环境民事权益,审结环境资源民事案件137.8万件;支持并监督行政机关履职,审结环境资源行政案件34.3万件;落实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审结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58万件;依法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审结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335件。

最高人民法院审结“腾格里沙漠污染”公益诉讼案,上海法院审结“洋垃圾”案,江苏法院审结泰州“天价”水污染案、长江航运船舶偷排含油污水案等典型案件,让守护环境权益的法律条文变为鲜活司法实践。

刘竹梅介绍,人民法院深化公众参与,推动多元解纷。建立环境资源审判专家咨询库,探索有专门知识的陪审员陪审模式。加强司法公开,倾听社情民意,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对环境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完善调解、协商、仲裁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高效便捷满足群众多元化环境司法需求。云南法院在“亚洲象繁育中心”驻地挂牌成立“人象和谐法律服务点”,加强人象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

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副庭长李明义表示,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将适时召开首次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刑事座谈会并出台会议纪要,对环境资源刑事审判工作进行总体部署,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护航美丽中国建设。

最高人民法院环资庭二级高级法官刘小飞介绍,下一步,将针对《民法典》施行后环境公益诉讼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制定环境公益侵权司法解释,发布环境公益诉讼专题指导性案例,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程序规则,加强程序衔接和协作配合,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件的审理切实贯彻“损害担责、全面赔偿”要求,让损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人付出应有代价。

  • 分享:
  • 编辑:李萌     2022-09-20

评论

0/150